本场发布会上
三部门对2024年
“八个新突破”重点工作
及全力推动2025年全市
“深化六个改革”落实落细情况
进行了详细介绍
小布带你划重点
↓↓↓
市投资合作局:
推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
创新发展、高质发展、全面发展
求实效,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
促转变,招商制度机制更加健全
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研究出台了《关于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相关政策的通知》,建立了招商引资工作六项机制,进一步规范了全市招商行为,加大了重大项目统筹力度,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合理布局、尽早签约落地。
搭平台,市区协调联动形成合力
统筹全市举办各类投促活动273场,向区县、开发区推送优质项目线索173个,联动各区县、开发区围绕大飞机、轨道交通、XR等重点产业,创新开展订单招商、场景招商。
2025年工作目标
全市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.4%以上
全市实际使用内资同比增长7.3%以上
加强政策研究,把准招商方向
研究起草《西安市“十五五”招商引资发展规划》。同时,针对全国统一大市场、规范招商引资行为的新形势、新要求,进一步明确招商引资工作方向和路径,为全市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引。
健全统筹机制,凝聚招商合力
形成“市级招商部门统筹、相关职能部门参与、区县开发区主招”的上下联动、多位一体招商工作新格局。
突出招商重点,创新招商方式
聚焦全市重点产业链,编制《西安市重点产业发展及招商指南》《西安市重点产业链招商图谱》,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,推动产业招商和产业集聚模式融合发展。
利用重大平台,加大交流合作
利用丝博会、进博会、投洽会等重大经贸会展平台,打造品牌招商活动。赴京津冀、长三角、大湾区等重点区域,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;赴日韩、欧盟以及阿联酋、巴林等主要外资来源地,促进外资企业进资和项目落户西安。
聚焦重大项目,强化服务指导
研究制定《西安市产业项目筹建“全周期”服务方案》,推进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。力争年度招引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500个。
市市场监管局:
深化改革创新,优化监管服务
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、新成效
要素资源高效整合,质量强市深入推进
我市共主导或参与制定“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”国家标准13项,发布西安市地方标准58项。建设全市“一站式”综合服务平台,遴选77家服务机构、100余名质量专家入驻。
示范引领接续发力,知识产权提质增效
构建全市专利转化资源库,入库专利6.7万件、入库率90%。成功发行西北首单“知识产权证券化”产品,储架规模达3亿元。全市专利质押融资33.14亿元。评定市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12家。
监管体系不断完善,市场秩序规范有序
在全省率先建成市级跨部门综合监管平台。全系统查办案件6228件、曝光典型案例25件。在商业综合体等消费密集场所设置536个“消费维权服务站”,全年办理投诉举报31.3万件。
风险管控有力有效,安全底线更加稳固
全年抽检食品、药械化、产商品等各类消费品7.19万批次,合格率均在96%以上,持续开展大型农批市场“凌晨快检、清晨公示”,完成快检12.6万批次,合格率99.5%。
2025年
西安将高标准建设
“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”
和“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”
在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方面实施攻坚突破
持续加大“个转企”政策宣传和执行力度,清理规范涉企收费,规范应用首违不罚、不予处罚、减轻处罚“三项清单”,让企业轻装上阵。
在质量基础设施强链稳链方面实施攻坚突破
在知识产权强链增效方面实施攻坚突破
将高标准建设“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”和“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”,完善行政刑事、司法行政、知识产权仲裁协作机制,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,净化市场环境。
在优化提升消费环境方面实施攻坚突破
拓展消费密集区域“消费维权服务站”覆盖面,培育一批放心商店、放心市场等,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,提升消费维权效能。
在规范执法优化监管方面实施攻坚突破
市数据局:
完成机构改革
数据赋能政务、经济、民生
和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
据市数据局副局长张伟明介绍,2024年,该局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扩能升级,数据方面形成8.5亿条高质量数据,全面支撑21个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。网络方面,西安电子政务外网已实现了市-区县-街镇-社区(村)四级全覆盖。政务云方面,完成了第一批12个市级部门19个机房的撤并和65个系统上云任务,政务云已扩容至5万核。统筹信息化项目管理方面,合并压减项目201个。
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提质增效
推进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
2025年
我市将推进政务云信创资源
核心数扩充至4.5万核以上
在数字政府建设方面
重点是夯实基础、深化应用
推进政务云信创资源核心数扩充至4.5万核以上,实现党政机关千兆网络100%接入,打造全市一体化算力体系,推进政务算力达到30P。抓好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国家试点任务,提升公共数据和行业数据大规模跨域融合开发利用能力。加快实施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及效能提升,打造更多 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应用场景,在“i西安”APP上新增服务事项1000项以上。
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
重点是补齐短板、强化统筹
在数字社会推进方面
重点是开放场景、赋能发展